江汉大学2018年就业工作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2018年学校就业工作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学院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立足全局,着力构建全方位服务、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就业工作新格局,努力实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圆满地完成了学校既定工作目标。2018年我校毕业生总人数为4049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730人,专科毕业生319人。截止2018年9月1日,经班、系、院、校四级核查,学校毕业生总就业率为92.84%,其中:本科93.08%,专科89.97%。现将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全局,统一思想,进一步落实一把手工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发展之源,对学校而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优质生源对学校的选择、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选用。因此,校党委行政一直以来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学校办学育人工作全局紧密结合,将就业工作提升到战略全局层面来研究和推动。学校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和研究部署全校就业工作。校党委和行政每年都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学校一把手抓工作部署,学院一把手抓工作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对就业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情况和困难,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都会及时研究、尽早解决。
今年以来,学校领导先后组织召开四次就业工作部署推进会,确保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会议强调全校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来抓,要树立就业工作全局观;会议要求各学院要加强院、系一把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推进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形成“全方位、全员化、全程化”的就业服务、指导、管理的就业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将就业质量作为教学、科研、招生等各项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学院成立了由院长牵头、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具体负责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学院就业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一步把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据统计,2018年各学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共计达15次。
二、强化就业指导,实现就业工作全方位服务
一是组织各类招聘会广开就业渠道。2018年共举办3场大型招聘会(其中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江汉大学专场招聘会1场),参展单位共计760个,共提供岗位26000余个。通过大型招聘会与小型招聘会相结合,校内、校外招聘会相结合,网上、网下招聘会相结合等方式,共举办中、小型招聘会(宣讲会)300余场,发布就业信息1300余条,就业岗位信息6000余条。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积极打造“江汉大学就业信息网”、“江汉大学就业APP”、“就业微信”、“就业工作群”、“毕业生就业信息群”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
二是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我校与武汉地铁集团开办的专科地铁订单班一直以来广受社会好评,近年来武汉及部分城市地铁新开线路骤增,地铁专业人才需求量极大,据此,我校积极与武汉地铁集团对接,由李卫东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招就处、物信学院、机建学院、数计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赴武汉地铁集团现场办公,已确定从今年开始新增组建本科地铁订单班。此外,我校还积极开展用人单位走访活动,通过对用人单位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回访,增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用人单位建设。
三是积极发动各学院做好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对就业困难、家庭困难、残疾及少数民族的毕业生建档立卡,实施“一生一档一策”动态跟踪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精准服务,制定有效的帮扶措施。
四是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工作。我校成立了创业学院,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教学指导和扶持。
通过专业的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一对一精准帮扶以及畅通的信息化渠道,努力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三、完善工作体系,实现就业工作全员参与
建立健全校、院、专业三级就业工作体系,学院党政一把手作为各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靠前指挥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尽到主体责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切实履职尽责,多举措抓就业工作,一抓到底。
各学院从各系专业教师队伍中挑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到学院就业工作中,负责指导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采取了学业导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就业指导教师一体的就业指导机制,各专业还要求专业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社会资源,主动给学生牵线搭桥,为学生介绍优质的工作单位;毕业年级辅导员负责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就业的具体状况,认真仔细地做好日常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不同类别学生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题。
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以“2018年首场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江汉大学专场活动”为契机,举办了首届校友专场招聘周活动,共有14家优质校友企业参加,吸引了近200名毕业生到场应聘。
通过院、系、专业教师、辅导员、校友等全员参与,逐层指导、层层落实,较好地促进了毕业生更充分就业。
四、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就业质量全程化管理
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将就业质量导向贯穿到招生、教学等各个环节,努力实现就业质量全程化管理。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专业设置,提高专业设置与市场要求的契合度;加强专业建设,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通过订单培养、人才互用、资源共享等方式和途径,实现零距离对接,使校企之间整体融合、互为一体。
一是根据专业就业率适时调整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各学院根据专业就业率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就业质量、就业薪酬水平、学生就业满意度等列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2018年对就业率和招生志愿率排名靠后的化学、酒店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物理、园艺、药学等7个专业实行了暂停招生,明确要求各学院要高度重视专业建设,树立危机意识,充分认识招生录取、培养过程和毕业就业之间的联动关系,认真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拓展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就业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是建设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就业教育质量。学校成立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拥有一支由专任教师、学院副书记、学办主任组成的师资队伍,并配备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含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含创业教育)》两门公共必修课程,写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到学校公共课程教学体系。对全体学生分阶段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2018年11月10日